高皓正進化論

高皓正進化論


 

高皓正以為根據進化論人類是從猴子進化的,他那七個問題都有這個錯誤的假定,本來可以不理,然而,除了第一個問題(「如果猴子會進化成人類,為何猴子現在還是猴子?」),我們可以當他問的是人類和人類的猿猴祖先之演化關係。以下我會盡量言簡意賅地解答這些問題,給高皓正(及與他一樣無知的信徒)一點科普教育。

1. 『猴子全身長滿毛,主要原因就是要「保暖」,如果這是因應寒冷的氣候而進化而成,這需要相當的時間,在進化期間,寒冷天氣下,牠們又如何保暖呢?』

- 人類的猿猴祖先是從已有毛髮的靈長目(primate)動物演化而來的,而早於靈長目出現之前,哺乳類動物已有毛髮,因此,並不存在猿猴從沒有毛髮演化到有毛髮這問題。沒有毛髮的遠古動物可以住在較暖和的地方,後來因為氣候逐慢改變或遷徙才演化出毛髮來;至於毛髮演化的過程,因為化石資料不足,科學界還沒有定論,但這個問題只是進化論裏面的枝節。

2. 「既然已經能夠進化到可以有厚厚的毛髮來保暖,為何進化成人類又不保留這個優勢?」

- 高皓正看來是以為「進化」是指演化成越來越優良的物種,但進化論的「進化」並沒有「進步」的意思(因此,「演化論」這個名稱夠準確),只是指動物因天擇(natural selection)而演化。人類失去毛髮是否失去一種優勢,不能只看毛髮的保暖功用,還要考慮人類失去毛髮是否和人類其他方面的演化有關;假如失去毛髮卻同時得到更有助適應環境的特徵,整體而言,失去毛髮反而是一種優勢(Nina G. Jablonski 在 “The Naked Truth: Why Humans Have No Fur” (Scientific American, February 2010) 一文便論證人類失去大部份毛髮,與發展出更大的腦部有關)。

3. 『反觀看我們人類現在身體上,有些部份是「明顯」有毛髮生長,有大部份地方則只是有少量毛髮生長,我們身體是怎樣決定一些地方「保留」或「增生」而另外一些地方「減生」呢?』

- 這是倒果為因的看法。不是動物的身體決定應該有甚麼特徵去適應環境,便發展出那些特徵,而是動物因為有不同的身體特徵而受天擇,身體特徵有礙適應環境的便被淘汰。此外,有些身體特徵不過是演化的副產品,不一定有甚麼作用,只要不礙適應環境,便會在演化過程中保留下來。

4. 『「毛髮」生長就需要有毛孔、神經線、血管等等客觀條件,試想生想就能生,我們的身體又如何得知這些生毛髮的必要條件?而這些必要條件必須要在DNA裏面出現,我們又如何能夠改變精密的DNA而促成這些條件?』

- 同 3。動物當然不能夠隨意改變自己的 DNA(人類已開始有這個能力了!),但 DNA 是會變的(建議高皓正花五分鐘看一看這篇短文:http://genetics.thetech.org/ask/ask242)。

5. 「猴子的尾巴、強健的肌肉、跳躍的能力等等先天的優勢或有作用的身體部份,又為何要在進化的過程中放棄了?」

- 參考 2。

6. 「猴子要進化成人類,要花數十萬年甚至上百萬年的時間,為何現在只有猴子或者人類,而猴子和人類中間,沒有了正在進化過程中的物種,例如傳說中的人猿?Missing Link在哪裏呢?」

- 假如「猴子」是指人類和猴子的共同祖先,那麼,演化時間並不是「數十萬年甚至上百萬年」,而是約三千萬年。猿猴祖先和人類之間有很多猿猴類的物種,有化石證據;當然,化石記錄並不完整,因為不是所有物種都留有化石,留有化石的亦未必被人類找到,但不完整的記錄並不等如高皓正說的「沒有了正在進化過程中的物種,例如傳說中的人猿」。其實,人猿是有的,就是紅毛猩猩(orangutan);猿人也是有的,就是直立人(Homo erectus)。高皓正心目中的「傳說中的人猿」,大概是 Bigfoot之類,那應該是沒有的,但那可不是進化論的反證。

 
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|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- Premium Blogger Themes | Facebook Themes